物理层
就是要解决在各种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0和1的问题 进而给数据链路层提供透明传输比特流的服务
机械特性: 指明所有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,引脚数目和排序,固定和锁定装置
电气特性: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
功能特性: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
过程特性: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时间的出现顺序
三次握手
TCP三次握手具体流程:
- 客户端返送SYN包: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包,其中SYN标记为1,表示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,并指定一个随机的序列号x。
- 服务器发送SYN+ACK包: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包后,服务端向客户端发送一个SYN+ACK包,其中SYN和ACK标识位均为1,表示服务器接收到了客户端的请求,并同意建立连接。同时服务器也会指定一个随机的序列号y,并将确认号设置为x+1。
- 客户端发送 ACK 包: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 SYN+ACK 包后,向服务器发送一个 ACK 包,其中 ACK 标识位为 1,表示客户端确认收到了服务器的响应,并将确认号设置为 y+1。
四次挥手
- 第一次挥手: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FIN(结束)请求,表示客户端不再发送数据。此时客户端处于FIN_WAIT_1状态。
- 第二次挥手:服务器收到请求后,回复客户端一个ACK响应确认,但这个响应可能还携带有未传输完的数据。此时服务器处于CLOSE_WAIT状态。注意,在第三次挥手之前,数据还是可以从服务器传送到客户端的。
- 第三次挥手:服务器完成数据传输后,向客户端发送一个FIN请求,表示服务器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。此时服务器状态变为LAST_ACK状态。
- 第四次挥手: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请求后,回复服务器一个ACK响应确认。此时客户端处于TIME_WAIT状态,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确保服务器收到自己的应答报文后,才会进入CLOSED状态。